前跋后疐
基本释义
”毛传:“跋,躐;疐,跲也。
老狼有胡,进则躐其胡,退则疐其尾,进退有难。”后以“前跋后疐”喻进退两难。
成语出处
宋・司马光《言医官札子》:“今闻诊御脉者,常以十数,工拙相杂,是非混淆,发言进药,更相倚仗,前跋后疐,左瞻右顾。”..."
近反义词
近义词:
进退两难,跋前疐后(更多...)
反义词:
暂无
扩展属性
拼音: qián bá hòu máo
注音: ㄑㄧㄢˊ ㄅㄚˊ ㄏㄡˋ ㄇㄠˊ
繁体: 前跋後疐
感情: 中性成语
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;用于进退两难。
例子: 谭嗣同《报贝元征书》:“何至如中国前跋后疐,貌合神离,强遏自然之天乐,尽失自己之权利。”
注解:
前跋后疐,常用汉语成语,读音是(qián bá hòu máo)。前跋后疐意思是:《诗·豳风·狼跋》:“狼跋其胡,载疐其尾。
”毛传:“跋,躐;疐,跲也。
老狼有胡,进则躐其胡,退则疐其尾,进退有难。”后以“前跋后疐”喻进退两难。。出自宋・司马光《言医官札子》:“今闻诊御脉者,常以十数,工拙相杂,是非混淆,发言进药,更相倚仗,前跋后疐,左瞻右顾。”。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;用于进退两难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