假仁假义
基本释义
指假装的仁义道德。
成语出处
宋・朱熹《朱子全书・历代一・唐》:“汉高祖私意分数少,唐太宗一切假仁假义以行其私。”..."
扩展属性
拼音: jiǎ rén jiǎ yì
注音: ㄐㄧㄚˇ ㄖㄣˊ ㄐㄧㄚˇ ㄧˋ
繁体: 假仁假義
感情: 贬义成语
用法: 连动式;作定语、状语、宾语;含贬义。
例子: 他第一便想抢曾乡绅的家,那暴发的绅士,假仁假义的,好不可恶!(郑振铎《黄公俊的最后》)
正音: “假”,读作“jiǎ”,不能读作“jià”。
辨形: 假,右部是“叚”,不是“段”。
英语: sham kindness and goodness
俄语: лицемéрие(фарисéйство)
日语: にせの仁義(にんぎ),みせかけの好意(こうい),偽善
法语: bienveillance hypocrite
歇后语:
1. 木偶流眼泪 —— 假仁假义
2. 婊子送客 —— 假仁假义
例句展示
要不是他那假仁假义的态度,我是能够容忍他那些具体的批评的。
她甚至还写信给吉英道贺,又把从前那一套假仁假义的话重提了一遍。
哈里顿先生,还有你们这一帮人,请放明白点:我拒绝你们所表示的一切假仁假义!
注解:
假仁假义,常用汉语成语,读音是(jiǎ rén jiǎ yì)。假仁假义意思是:假:虚假;仁:仁爱;义:道义。
指假装的仁义道德。。出自宋・朱熹《朱子全书・历代一・唐》:“汉高祖私意分数少,唐太宗一切假仁假义以行其私。”。连动式;作定语、状语、宾语;含贬义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