半途而废
半途而废的反义词解析
| 近义词 | 解释 | 出处 | 
|---|---|---|
| 坚持不懈 | 懈:放松。 坚持到底;没有丝毫的松懈。 | 《清史稿・刘体重传》:“遇大雨,贼决河自卫。煦激励兵团,坚持不懈,贼穷蹙乞降,遂复濮洲。” | 
| 持之以恒 | 持:保持;坚持;之:代词;指所要坚持的东西;恒:长久;指恒心。 有恒心地坚持下去。也作“持之以久”。 | 宋・楼钥《攻愧集・雷两应诏封事》:“凡应天下之事,一切行之以诚,持之以久。” | 
| 锲而不舍 | 锲:雕刻;舍:停止。 不停地雕刻。比喻做事或学习有恒心。 | 先秦・荀况《荀子・劝学》:“锲而舍之,朽木不折;锲而不舍,金石可镂。” | 
| 磨杵成针 | 把铁棒磨成了针。比喻做任何艰难的工作,只要有毅力,下苦功,就能够克服困难,做出成绩。 | 明・杨慎《七星桥记》:“矢磨杵成针之志,徼折梅寄慲之灵。” | 
| 铁杵成针 | 比喻只要有毅力;肯下苦功;事情就能成功。 | 明・郑之珍《目连救母・四・刘氏斋尼》:“好似铁杵磨针,心坚杵有成针日。” | 
| 滴水石穿 | 参见[滴水穿石]。 | |
| 大功告成 | 功:事业;告:宣告。 指完成了一项巨大的工作或十分重要的任务。也作“大功毕成”。 | 东汉・班固《汉书・王莽传上》:“十万众并集,平作二旬,大功毕成。” | 
| 从头至尾 | 由开头到末尾。指事情发展的全过程。也作“从头到底”、“从头到尾”。 | 宋・朱熹《答吕伯恭(其三三)》:“不免索性说了,从头彻尾,只是此一个病根也。” | 
| 滴水穿石 | 滴水可把石头打穿。比喻虽然力量小;但只要坚持不懈;就能把艰难的事情办成。也作“水滴石穿”。 | 宋・罗大经《鹤林玉露・一钱斩吏》:“一日一钱,千日千钱,绳锯木断,水滴石穿。” | 
| 自始至终 | 从开始到末了。也指一贯。 | 《宋书・谢灵运传》:“以晋氏一代,自始至终,竟无一家之史,令灵运撰《晋书》,粗立条流,书竟不就。” | 
| 知难而进 | 指不怕困难;敢于迎着困难上。 | 左丘明《左传・定公六年》:“陈寅曰:‘子立后而行,吾室亦不亡,唯居亦以我为知难而行也。’” | 
| 死而后已 | 已:停止;完毕。 死了以后方才停止。指一生努力奋斗;一直到死为止。奉献了一切。 | 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泰伯》:“士不可以不弘毅,任重而道远。仁以为己任,不亦重乎?死而后已,不亦远乎?” | 
| 有始有终 | 有开始也有结束。指做事能够坚持到底;不半途而废。 | 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子张》:“有始有卒者,其惟圣人乎!” | 
| 熟能生巧 | 巧:技巧。 熟练了;就能找到窍门。 | 清・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31回:“俗话说的‘熟能生巧’,舅兄昨日读了一夜。不但他已嚼出此中意味,并且连寄女都听会,所以随问随答,毫不费事。” | 
| 坚持不渝 | 渝:改变。 坚持到底;决不改变。 | |
| 坚持到底 | ||
| 百折不挠 | 折:挫折。 挠:弯曲;引伸为屈服。 无论遭到多少挫折;都不退缩;不屈服。 | 汉・蔡邕《太尉乔玄碑》:“其性疾华尚朴,有百折不挠,临大节而不可夺之风。” | 
| 贯彻始终 | 贯彻:彻底实现或体现。 指自始至终地坚持下去。 | 曾朴《孽海花》第34回:“对于内学相宗各法门,尤能贯彻始终。” | 
| 接连不断 | 连续不间断。 | 明・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:“陈设兵卫,自王宫起,直至光家之门,街衢皆满,接连不断。” | 
| 百折不移 | 屡遭挫折亦不改变其操守。 | 明・吴承恩《赠郡伯古愚邵公报政序》:“即其可名状者言之,则本之一毫不染之真,而加之百折不移之守。” | 
| 笃志好学 | 笃志:专心一志,立志不变。 专心致志,勤奋好学。 | 南朝・宋・范晔《后汉书・侯霸传》:“霸矜严有威容,家累千金,不事产业。笃志好学,师事九江太守房元。” | 
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成语半途而废的反义词、对立词、相反词以及半途而废的反义表达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