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而忘私
公而忘私的反义词解析
| 近义词 | 解释 | 出处 | 
|---|---|---|
| 损公肥私 | 损害公家的利益而使私人获利。 | 《新华月报》1979年第1期:“在群众中,有些人损公肥私,无理取闹。” | 
| 自私自利 | 只为自己打算;只顾自己利益。形容私心重。 | 宋・程颐《二程语录》:“然要卒归乎自私自利之规模。” | 
| 假公济私 | 假:借;济:补益;助。 假借公家的名义来谋取个人利益。 | 元・无名氏《陈州粜米》第一折:“他假公济私,我怎肯和他干罢了也呵!” | 
| 损人利己 | 损害别人;使自己得到好处。利:使得到好处。 | 元・无名氏《陈州粜米》:“做的个上梁不正,只待要损人利己惹人憎。” | 
| 自顾不暇 | 自己顾自己还来不及(顾:照顾;暇:空闲)。 多指无法照顾别人。 | 《晋书・刘聪载记》:“彼方忧自固,何暇来耶!” | 
| 急公好义 | 急:急于;公:公众;好:喜好;义:义举。 热心公益;见义勇为。 | 清・钱谦益《钱牧斋尺牍》:“使急公好义者信从,而吝啬顾钱者不得不听。” | 
| 以权谋私 | 以:凭借;权:权力;权势;谋:谋求;谋取;私:私利。 凭着权利谋取私利。 | 邓小平《一靠理想二靠纪律才能团结起来》:“有的党政机关设了许多公司,把国家拨的经费拿去做生意,以权谋私,化公为私。” | 
| 假手于人 | 假:借。 借助别人的手来达到自己的目的。指凭借别人的力量办事。 | 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魏志・庞淯传》裴松之注引皇甫谧《烈女传》:“今虽三弟早死,门户泯绝,而娥亲犹在,岂可假手于人哉!” | 
| 患得患失 | 患:忧虑。 没有时怕得不到;得到后;又恐怕失去。指对个人的利害得失斤斤计较。 | 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阳货》:“其未得之也,患得之;既得之,患失之。苟患失之,无所不至矣!” | 
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成语公而忘私的反义词、对立词、相反词以及公而忘私的反义表达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