气息奄奄 qì xī yān yān

气息奄奄的近义词解析

近义词 解释 出处
奄奄一息 奄奄:气息微弱的样子;息:呼吸时进出的气。
只剩下微弱的一口气。引申为事物即将消亡或毁灭。
明・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87回:“惠王亲往问疾,见痤病势已重,奄奄一息。”
苟延残喘 勉强拖延一口没断的气。残喘:临死前仅存的喘息。
比喻勉强维持生存或维持残局。
宋・陈亮《与范东叔龙图》:“亮自七八月之交,一病垂死,今幸苟存延喘,百念皆已灰灭。”
人命危浅 浅:时间短。
形容寿命不长,即将死亡。
晋・李密《陈情表》:“但以刘日薄西山,气息奄奄,人命危浅,朝不虑夕。”
病入膏肓 膏肓:我国古代医学名称;心尖脂肪叫“膏”;心脏和膈膜之间叫“肓”。
古代认为“膏肓”是药力达不到的地方。后形容病情严重到无法治疗的程度。也比喻事态严重;无法挽救。也作“病在膏肓”。
春秋・左丘明《左传・成公十年》:“医至,曰:‘疾不可为也,在肓之上,膏之下,攻之不可,达之不及,药不至焉,不可为也。’公曰:‘良医也。’厚为之礼而归之。”
一息尚存 还有一口气。指到了生命的最后阶段。 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泰伯》:“死而后已,不亦远乎”宋・朱熹集注:“一息尚存,此志不容少懈,可谓远矣。”
朝不保夕 早晨不能保证晚上的情况。形容生活困难;也形容形势危急;难以预料。 春秋・左丘明《左传・昭公元年》:“吾侪偷食,朝不保夕,何其长也。”
行将就木 指人寿命已经不长;快要进棺材了。行将:快要;木:棺材。
春秋・左丘明《左传・僖公二十三年》:“我二十五年矣,又如是而嫁,则就木焉。请待子。”
岌岌可危 岌岌:十分危险;快要倾覆或灭亡。
形容形势极其危险。
战国・孟子《孟子・万章上》:“天下殆哉,岌岌乎!”
不可救药 药:用药治疗。
病重得没法医治。比喻人或事物坏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。也作“无可救药”。
《诗经・大雅・板》:“多将熇熇,不可救药。”孔颖达疏:“多行惨酷毒害之恶,熇熇然使恶加于民,不可救止而药治之。”
危在旦夕 形容危险就在眼前。旦夕:早晨和晚上;指很短时间之内。
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吴志・太史慈传》:“今管亥暴乱,北海被围,孤穷无援,危在旦夕。”
日薄西山 薄:迫近;西山:泛指西边的高山。
太阳快落山了。比喻人已经衰老或事物衰败腐朽;临近死亡。
东汉・班固《汉书・扬雄传》:“临汨罗而自损兮,恐日薄于西山。”
朝不虑夕 早晨不能知道晚上会变成什么样子或发生什么情况。形容形势危急,难以预料。 晋・李密《陈情事表》:“刘日薄西山,气息奄奄,人命危浅,朝不虑夕。”

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成语气息奄奄的近义词、同义词、相近词、替代词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