拖泥带水 tuō ní dài shuǐ

拖泥带水的近义词解析

近义词 解释 出处
婆婆妈妈 形容人动作琐细,言语罗唆。也形容人感情脆弱。 清・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11回:“宝玉,你忒婆婆妈妈的了。”
牵丝攀藤 比喻东拉西扯地攀附。 唐弢《尺素书》:“出版过有关鲁迅的书籍,而后牵丝攀藤,将自己打扮成独一无二的‘鲁迅专家’。”
模棱两可 模棱:说话处事含混;两可:这样也行;那样也行。
形容对事情的两面没有明确的态度或主张。
《旧唐书・苏味道传》:“处事不欲决断明白,若有错误,必贻咎谴,但模棱以持两端可矣。”
连篇累牍 连:连接;篇、牍:古代写字用的竹筒和木板;累:重叠、堆积。
指采用过多的篇幅叙述一件事。形容文辞冗长。
唐・魏征《隋书・李谔传》:“连篇累牍,不出月露之形;积案盈箱,唯是风云之状。”
拖拖拉拉 宽松摇曳的样子。借指以拖延为特征的行动、习惯或性格。 清・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29回:“此时初秋天气,身上穿一件大袖子三尺八寸长的浅蓝竹布衫,拖拖拉拉,底下已遮过膝盖。”
藕断丝连 连:牵连。
藕已断开;丝还连接着。比喻表面上关系已断绝;而实际上仍有牵连。
唐・孟郊《去妇》诗:“妾心藕中丝,虽断犹牵连。”
带水拖泥 ①形容泥泞难行。②比喻不顺利或不干脆。 宋・叶適《修路疏》:“南来北往,何忧带水拖泥;朝去暮来,不到撞头磕脑。”
不了不当 犹言拖泥带水,没有了结。 《古今小说・滕大尹鬼断家私》:“这老人忒没正经……知道五年十年在世,却去干这样不了不当的事!”
优柔寡断 优柔:迟疑不决;寡:少;断:决断。
形容做事拿不定主意;缺少决断。
先秦・韩非《韩非子・亡征》:“缓心而无成,柔茹而寡断,好恶无决,而无所定立者,可亡也。”
模棱两端 见“模棱两可”。 《粤东纪事》:“祁宫保模棱两端,怕事之极。”
磨磨蹭蹭 行动迟缓,做事拖拉。 沈从文《一个戴水獭皮帽子的朋友》:“这里一笔,那边一扫,再来磨磨蹭蹭,十来下,成了。”
毫不含糊 态度明确坚定。 毛泽东《国共合作成立的迫切任务》:“关于这种政策改变的客观原因和时间性,我们曾经毫不含糊地说明了自己的观点。”
摸棱两可 握持棱角,两端皆可。比喻遇事不决断可否,不分是非。 《旧唐书・苏味道传》:“处事不欲决断明白,若有错误,必贻咎谴,但摸棱以持两端可矣。”

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成语拖泥带水的近义词、同义词、相近词、替代词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