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关二的成语

带二的四字成语(共找到215条)

成语 解释 出处
二竖为虐 竖:小子;二竖:指病魔;虐:侵害。
比喻疾病缠身。
春秋・左丘明《左传・成公十年》:“公疾病,求医于秦。秦伯使医缓为之。未至,公梦疾为二竖子,曰:‘彼良医也,惧伤我,焉逃之?’其一曰:‘居肓之上,膏之下,若我何?’”
国无二君 一个国家不能有两个皇帝。 《礼记・丧服四制》:“天无二日,土无二王,国无二君,家无二尊。”
凡圣不二 佛家语。指凡人与圣人虽然有所区别,但本性是一样的。 《宝藏论・本际虚玄品》:凡圣不二,一切圆满。
器二不匮 比喻东西有储备,就不怕短缺。 春秋・左丘明《左传・哀公六年》:“君异于器,不可以二。器二不匮,君二多难。”
知其一未知其二 只了解事物的一方面,而不了解其他方面。形容对事物的了解不全面。 西汉・司马迁《史记・高祖本纪》:“公知其一,未知其二。”
独一无二 只有这一个;而没有别的可与其相比。形容非常突出。 宋・延寿《宗镜录》第31卷:“独一无二,即真解脱。”
烈女不嫁二夫 烈女:刚正有节操的女子。
贞烈的妇女不嫁第二个丈夫。
元・关汉卿《五侯宴》楔子:“便好道一马不背双鞍,双轮岂碾四辙,烈女不嫁二夫,我怎肯嫁侍于人。”
心不二用 心思不能同时用在两件事上。指做事要专心,注意力必须集中。 汉・桓谭《新论・专学》:使左手画方,右手画圆,令一时俱成,虽执规矩之心,回剟劂之手,而不能成者,由心不两用,则手不并运也。
二桃三士 士:武士。
春秋时齐景公将两个桃子赐给公孙接、田开疆、古冶子论功而食,三人弃桃自杀。比喻借刀杀人。
三国・蜀 诸葛亮《梁甫吟》:“一朝被谗言,二桃杀三士。”
隔二偏三 隔:偏远。
比喻不按顺序,没有条理。
明・兰陵笑笑生《金瓶梅词话》第二十回:俺爹这两日隔二偏三的也甚没意思,看姐姐恁的依俺们一句话儿,与他爹笑开了罢。
天无二日,民无二王 日:太阳。
天上没有两个太阳,一国不能同时有两个国王。
战国・孟子《孟子・万章》:“孔子曰:‘天无二日,民无二王。’舜既为天子矣,又帅天下诸侯以为尧三年丧,是二天子矣。”
成三破二
二者必取其一 只能在两者中选择其中的一种。 毛泽东《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》:“两种方针:放还是收呢?二者必取其一。”
二满三平 同“三平二满”。 宋・陈亮《三部乐・七月送丘宗卿使虏》词:“小屈穹庐,胆二满三平,共劳均佚。”
二五耦 耦:两人耕地,比喻朋比为奸。
比喻狼狈为奸。
春秋・鲁 左丘明《左传・庄公二十八年》:“二五耦。”
二桃杀三士 将两个桃子赐给三个壮士,三壮士因相争而死。比喻借刀杀人。 三国・蜀 诸葛亮《梁甫吟》:“一朝被谗言,二桃杀三士。”
一石二鸟 一块石头投出去;打中两只鸟;比喻一举两得。 路遥《平凡的世界》第三卷第24章:“这是个一石二鸟的好办法。”
一客不烦二主 一个人全部承担,或由一个人始终成全其事。 明・兰陵笑笑生《金瓶梅词话》第52回:“一客不烦二主,你不接济他这一步儿,叫他又往那里借去?”
尺二冤家 指众多的求书画者。尺二,指卷轴高度。 宋・陶穀《清异录・文用》:“少师杨凝式书画独步,一时求画者纸轴堆叠若垣壁。少师范见则浩叹曰:‘无奈许多债主,真尺二冤家也。’”
百二河山 百二:以二敌百。
指山河险固,可以二敌百。后指国力强盛,边防稳固的国家。
西汉・司马迁《史记・高祖本纪》:“秦,形胜之国,带河山之险,县隔千里,持戟百万,秦得百二马。”
不擒二毛 擒:捉拿,捕获。
二毛:指头发斑白,引申为上年纪的人。
不捕获年长的人。
春秋・左丘明《左传・僖公二十三年》:“宋襄公曰:‘君子不受伤,不擒二毛。’”
二姓之好 指两家困婚姻关系而成为亲戚。 《礼记・昏义》:“昏礼者,将合二姓之好,上以事宗庙,而下以济后世也。故君子重之。”
三占从二 三个人一同算卦,听从其中两个人的意见。比喻听从多数人的意见。 《尚书・洪范》:“三人占,从二人之言。”
一不做二不休 休,停止。全句是说一件事情不做便罢,如果决定要做,所牵连出来的第二件事也要完成,否则绝不停止。本应写成“一做二不休”,为求语句的整齐,就用两个“不”字。比喻事情既然做了,干脆做到底,绝不中途罢休。 关汉卿救风尘杂剧:“我著这粉脸儿搭救你女骷髅,割舍的一不做二不休,拼了个由他咒也波咒。”
二童一马 南朝宋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品藻》:“殷侯既废,桓公语诸人曰:‘少时与渊源共骑竹马,我弃去,己辄取之,故当出我下。
’”后用以指少年时代的好友。
南朝・宋・刘义庆《世说新语・品藻》:“殷侯既废,桓公语诸人曰:‘少时与渊源共骑竹马,我弃去,己辄取之,故当出我下。’”
三心二意 又想这样又想那样;犹豫不定。常指不安心;不专一。 元・关汉卿《救风尘》第一折:“争奈是匪妓,都三心二意。”
朝三暮二 比喻主意多变。
九牛二虎 比喻极大的力量。用来形容做一件事所付出的精神和时间相当多。 薛仁贵征东第二十一回:“薛仁贵有九牛二虎之力。”
十二万分 形容程度极深。 王朔《我是你爸爸》:“我要向你道歉,我要十二万分诚恳向你道歉,请你原谅。”
二分明月 古人认为天下明月共三分,扬州独占二分。原用于形容扬州繁华昌盛的景象。今用以比喻当地的月色格外明朗。 唐・徐凝《忆扬州》诗:“天下三分明月夜,二分无赖是扬州。”

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二的成语、带二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,传承中华文化精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