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关石的成语
带石的四字成语(共找到268条)
成语 | 解释 | 出处 |
---|---|---|
天惊石破 | 形容巨响或出人意外之事引起的震惊。 | 唐・李贺诗《李凭箜篌引》:“女娲炼石补天处,石破天惊逗秋雨。” |
石压笋斜出 | 比喻强暴的力量压制不住新生力量的生长。 | 宋・刘斧《青琐高议前集・诗谶》:时衡州天庆观主石道士有《春夜泛舟》诗云:‘石压笋斜出,崖悬花倒生。’ |
枕石寝绳 | 见“枕方寝绳”。 | 《文子・精诚》:“虑牺氏之王天下也,枕石寝绳,杀秋约冬,负方州,抱员天。” |
家无儋石 | 十斗为一石,两石为一儋。形容家里没有存粮。比喻家境困难。 | 清・蒲松龄《聊斋志异・狂生》:“济宁有狂生某,善饮;家无儋石,而得钱辄沽,殊不以穷厄为意。” |
投井下石 | 看见人要掉进陷井里,不伸手救他,反而推他下去,又扔下石头。比喻乘人有危难时加以陷害。 | 唐・韩愈《柳子厚墓志铭》:“一旦临小利害,落陷阱不一引手救,反挤之又下石焉者,皆是也。” |
卵与石斗 | 鸡蛋碰石头。比喻自不量力,一定失败。 | 汉・焦赣《易林・艮之损》:“卵与石斗,麋碎无疑。” |
水落石出 | 水落下去;水底的石头就露出来。比喻事情经过澄清以后彻底暴露;真相大白。 | 宋・欧阳修《醉翁亭记》:“野芳发而幽香,佳木秀而繁阴,风霜高洁,水落而石出者,山间之四时也。” |
枕石嗽流 | 见“枕石漱流”。 | 明・唐顺之《送彭通判致仕序》:“故曰去就有二途而仕隐无两道,苟徒枕石嗽流,嘲弄烟月以为旷达,而曰世与我既相违矣,则余又何敢以此望君,且非君所以自待也。” |
盘石犬牙 | 盘石:巨石。 指分封宗室以巩固其统治。 |
《晋书・武十三王等传论》:“文昭武穆,方驾于鲁、卫、应、韩;盘石犬牙,连衡于吴、楚、齐、代。” |
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| 比喻本来想损害别人,结果却害了自己。 | 古华《芙蓉镇》第三章:“活该!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!” |
攻玉以石 | 攻:加工,制造;以:借用。 加工璞玉需借用他山之石。比喻以他人之长,治自己之短。 |
《诗经・小雅・鹤鸣》:“它山之石,可以攻玉。” |
投石填海 | 同“衔石填海”。唐 韦应物《难言》诗:“掬土移山望山尽,投石填海望海满。 ”。 |
|
拏云攫石 | 形容古树干高耸云霄、根盘曲石隙之雄姿。 | 清・李斗《扬州画舫录・草河录》:“厅前多古树,有拏云攫石之势。” |
矢石之间 | 矢石:箭与礧石。 比喻战场。 |
南朝・宋・范晔《后汉书・光武帝纪》:“天下士大夫捐亲戚,弃土壤,从大王于矢石之间者,其计固望其攀龙鳞,附凤翼,以成其所志耳。” |
铁石之心 | ||
垫脚石 | 供步行时踏脚的石头。比喻被别人借以向上爬的人或事物。 | 梁实秋《谈考试》:“冒冒然去应试,只是凑热闹,劳民伤财,为别人作垫脚石而已。” |
寒山片石 | 比喻少见的好文章。 | 清・张岱《岱志》:“余入泰山,见磨崖勒字,无一字堪入眼,故余反以无字碑为寒山一片石。” |
流金铄石 | 形容天气酷热,好象金石都快要熔化。 | 战国・楚 屈原《楚辞・招魂》:“十日代出,流金铄石些。” |
拜倒石榴裙下 | ||
燋金烁石 | 使金石销熔,形容天很酷热。 | 北齐 刘昼《新论・大质》:“大热煊赫,燋金烁石。” |
以卵投石 | 卵:蛋;拿着鸡蛋去碰石头。 比喻不自量力。自取灭亡。也作“以卵击石。”。 |
先秦・墨翟《墨子・贵义》:“以其言非吾言者,是犹以卵投石也,尽天下之卵,其石犹是也,不可毁也。” |
铁石心肝 | 见“铁石心肠”。 | 明・刘兑《金童玉女娇红记》:“俺虔婆生下一副铁石心肝,皱著柄冻凌觜脸,把俺这做女的,不做人也似看承。” |
山童石烂 | 谓山无草木,石头腐烂。喻不可能有的现象。 | 宋・刘昌诗《芦浦笔记・欢会誓》:“山童石烂,言则可诞;山崇石坚,此言不愆。” |
烁石流金 | 谓温度极高,能将金石熔化。形容酷热。烁,通“铄”。 | 唐・康骈《剧谈录・狄惟谦请雨》:“是时炎旱累月,烁石流金,晴空万里。” |
燕石妄珍 | 妄视无用之物为珍宝。 | 唐・刘知幾《史通・人物》:“若愚智毕载,妍媸靡择,此则燕石妄珍,齐竽混吹者矣!” |
玉石难分 | 对美玉和石头不加区分或难以区分。比喻好坏不分。 | 唐・陆贽《招谕淮西将吏诏》:“兵戈既接,玉石难分。” |
石点头 | 晋.佚名《莲社高贤传.道生法师》:“师被摈(音bìn,排斥)南还,入虎丘山,聚石为徒,讲《涅槃经》,……群石皆为点头。 ” 宋.龚明之《中吴纪闻》:“虎丘千人座旁有点头石”。 按《十道四番志》云:生公讲经于此,无信之者,乃聚石为徒,与谈至理,石皆为点头。 讲经说道能使石头理解开化,虽然事属虚妄,但其中却包含一定的思想意义。后常用“顽石点头”说明讲道论理,说服力强,感染力大。 《续传灯录.圆玑禅师》:“直说得天花乱坠,顽石点头,算来多虚不如少实。 ”。 |
|
飞砂转石 | 同“飞沙走石”。 | 西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吴志・陆胤传》:“风则折木,飞砂转石。” |
临危下石 | 在人家处于危急时向他扔石头。比喻乘人之危,加以打击。 | 清・夏敬渠《野叟曝言》第59回:“夸谈经济者,少甚么看风使舵、临危下石之人。” |
柱石之寄 | 寄:寄托。 比喻国家委以重任,寄托很大的希望。 |
南朝・宋・范晔《后汉书・朱浮传》:“委以大郡,任以威武,事有柱石之寄。” |
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石的成语、带石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,传承中华文化精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