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关夜的成语

带夜的四字成语(共找到160条)

成语 解释 出处
夙夜不懈 夙夜:早晚;懈:懈怠松弛。
日夜勤劳,不怠惰。
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吴书・孙皓传》裴松之注引《吴录》:“其读书夙夜不懈,肃奇之。”
夜静更深 无声无息的深夜。 元・无名氏《连环计》第四折:“现如今是阿谁,忙出去问真实,则见他气丕丕的斜倚着门儿立。”
熬更守夜 指熬夜。 《人民文学》1977年第1期:“总理经常熬更守夜,废寝忘食地工作。”
夜幕低垂
夜静更长 更:古代计时单位,1夜=5更,1更=2小时。
无声无息的深夜。
元・吴昌龄《东坡梦》第四折:“你从来有些技痒,正夜静更长,对月貌花庞,饮玉液琼浆,一个个逞歌喉婉转,一个个垂舞袖郎当。”
门不夜关 形容社会安宁,风气良好。 西汉・司马迁《史记・郑子产传》:“子产为相三年,门不夜关,道不拾遗。”
夜而忘寝 晚上忘记了睡觉。形容学习或工作十分勤劳辛苦。 西汉・司马迁《史记・赵世家》:夜而忘寐,饥而忘食。
晓行夜住 见“晓行夜宿”。 明・冯梦龙《喻世明言》第十一卷:“赵旭词毕,作别亲友,起程而行。于路饥餐渴饮,夜住晓行。不则一日,来到东京。”
连日继夜 谓日夜不停。 《后汉书・班固传下》:“及肃宗雅好文章,固愈得幸,数入读书禁中,或连日继夜。”
呼昼作夜 昼:白天。
把白天叫作夜晚。比喻颠倒黑白,不分是非。
宋・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》卷二十:且不可呼昼作夜,更饶善巧,终不能指东为西。
夜以接日 以:用;接:接续。
晚上连着白天。形容勤奋工作或学习。
《晏子春秋・内篇谏》:“今齐国丈夫耕,女子织,夜以接日,不足以奉上。”
日夜兼程 不分白天黑夜拼命赶路。 清・褚人获《隋唐演义》第63回:“俱骑了马,连日夜兼程,赶上丧车,护进二贤庄。”
日夜如梭 白天和黑夜象穿梭一样一来一往,形容时间过得很快。
夜不闭户 夜里睡觉不用关门。形容社会秩序、风气很好。 西汉・戴圣《礼记・礼运》:“谋闭而不兴,盗窃乱贼而不作,故外户而不闭,是谓大同。”
母夜叉 比喻凶悍的妇女。 明・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17回:“那人夫妻两个,亦是江湖上好汉有名的,都叫他做菜园子张青,其妻母夜叉孙二娘,甚是好义气。”
黑更半夜 指深夜。 清・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七回:“有好差使派了别人;这样黑更半夜送人,就派我,没良心的忘八羔子!”
昼夜不息 昼夜:白天和黑夜;息:停止。
日夜不停。
唐・李世民《废皇太子承乾为庶人诏》:“倡、优之技,昼夜不息,狗马之娱,盘游无度。”
夜以继日 以:用;拿;继:继续连接。
用晚上的时间接上白天。形容日夜不停地工作。
战国・孟子《孟子・离娄下》:“仰而思之,夜以继日。”
更深夜静 更:旧时夜间计时单位。
一夜分五更,每更约两个小时。夜已很深,没有一点声响。形容夜深处于一片寂静之中。
宋・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・益州西睦和尚》:“更深夜静,共伊相商。”
通宵守夜 通宵不眠或整夜祈祷的行为。
明珠夜投 投:抛掷,丢弃。
比喻有才能的人得不到重用和赏识,或好人误入歧途。也比喻珍贵的东西落入不识货人的手里。
梁启超《译印政治小说序》:“《六经》虽美,不通其义,不识其字,则如明珠夜投,按剑而怒也。”
平生莫做亏心事,半夜敲门不吃惊 平生:有生以来;亏心:违背良心。
从来没有干过违背良心的事,即使夜半人敲门也不吃惊。形容为人处事光明正大,心地坦然。
元・无名氏《盆儿鬼》第二折:“平生莫做亏心事,半夜敲门不吃惊。”
暮夜先容 谓事先暗中行贿,以求宽容。 明・沈德符《野获编・科场・阁试》:“今未试之前,采访居其半,请托居其半,甚而暮夜先容,纸上之语,仅免曳白,便足入彀。”
昼伏夜出
夜而忘寐 寐:睡觉。
晚上忘记了睡觉。形容学习或工作十分勤劳辛苦。
西汉・司马迁《史记・赵世家》:夜而忘寐,饥而忘食。
连明达夜 见“连明连夜”。 《解放日报》1944.9.2:“没有鞋面,就把没有缝上袖子的一个袄襟子用了,连明达夜做了一双。”
镇日镇夜 整日整夜,日日夜夜。 郁达夫《沉沦》:“他回家之后,便镇日镇夜的蛰居在他那小小的书斋里。”
弥日累夜 连日连夜,夜以继日。 南朝・宋・刘义庆《世说新语・赏誉》:“遂留共语,弥日累夜。”
好天良夜 ①美好的时节。②好时光,好日子。 宋・柳永《女冠子》词:“相思不得长相聚,好天良夜,无端惹起千愁成绪。”
晨兴夜寐 兴:起。
早起晚睡。形容勤劳辛苦。
西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吴书・韦曜传》:“故勉精历操,晨兴夜寐不遑宁息,经之以岁月,累之以日力。”

成语大全为您提供有关夜的成语、带夜的四字成语等成语查询,传承中华文化精髓。